1.在工作生活都“压力山大”的当下,我们用于社交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或者说仅够维持最重要的一部分社交。社交网络则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关系维持:几张随手拍的图片,一段百十来字的文字,就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目前状态;点个赞,叫几声好,就能刷出存在感,实现互动。“晒”在这个过程里成为一个“容器”。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社交网络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B.社交网络降低了人们的社交成本
C.社交网络使人们的关系维持变得便捷
D.社交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
2.所谓总体的理解和把握,就是顾及全局以及全局和各部分的关系。在此“总体的理解和把握”是指( )。
A.把握全局关系和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B.顾及全局、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C.处理好全局以及全局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顾及全局并顾及全局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4.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而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5.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也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但是,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盲目的,而人类社会则是由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组成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对于社会规律,人们要尊重它,同时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按规律办事。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B.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盲目的
C.人们应尊重社会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
D.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不能创造,不能消灭,不能改造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jgwy.org/)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答案: C
解析:文段说明了利用社交网络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关系维持,即C项的内容,故选C。A项没有涉及“关系维持”,B项是文段的部分内容,而D项没有提到社交网络的特性。
2.答案: D
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根据“所谓……就是……”可知,“总体的理解和把握”指的是“就是”后面的内容,D项是对“顾及全局以及全局和各部分的关系”的同义替换。其他三项表述片面,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B
解析: 文段主要介绍了历代统治者重视户籍制度的原因--维护封建特权。选项中“历史根源”的表述与此最接近,故本题选B。
4.答案: C
解析: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从关联词着手,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在转折关联词“然而”之后,后面说明只有在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利用认知能力等迸发出创造力,创造出新的生产形式。举例说明制陶技术的产生,意在说明生产方式的改进源于生活方式的需求。故正确答案为C。
B选项是材料意思的直面表达,不是引申意义;C项“标志”与文意不符,制陶技术只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其中一种技术;材料重点讲的是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而非“艺术创造”,所以A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是文段原文,说法虽然正确,但不是文段的意图所在。文段意在说明的是“但是……而”之后的内容,通过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对比来说明,人们要尊重社会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