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考察可能性推理的题目比重越来越大,这种转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更高了。可能性推理又称或然性推理,它是指前提和结论不具有蕴含关系的推理。在公务员考试中根据题型可分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六种题型。下面介绍这六种题型的基本特点和常规思路。
一、削弱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
削弱型的题目是以分析题干的结论、论据和论证逻辑为主的一类题目。削弱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一般来讲,题目本身直接要求削弱论据的提问方式很少,大部分的题目是要求削弱结论或者是论证。而要求削弱结论或论证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削弱论据、直接削弱论点或者直接削弱论证关系来达到目的,其中直接削弱论证关系主要可以从前提与结论没有联系、因果倒置、另有他因这三个方面考虑。
注意:当一个题目中有多个选项对题干有削弱作用时,要观察哪个选项是直接削弱题干,哪个选项是间接削弱题干,哪个选项是削弱论据,哪个选项是削弱论点,哪个选项是削弱论证关系。一般来说,直接削弱比间接削弱的削弱作用强,削弱论点比削弱论据或论证关系的削弱作用强。
例题:
在—些地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尤其是该法的一项重要精神——管理过程中采用监督和评议等手段制约村官滥用权力,远远没有落实到位。在这—背景下,一些村官疯狂贪污,村民维权困难,仅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可能不能解决问题。
下面哪句话最能削弱上述相关内容?
A.有的地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得到了真正落实
B.依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必然不能解决村官贪污问题
C.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得到了真正落实
D.依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有可能解决村官贪污问题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题干的结论为“一些村官疯狂贪污,村民维权困难,仅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者司法渠道的‘两院’,似乎很难解决问题”。D项直接指出依靠行政渠道的调查组或司法渠道的‘两院’有可能解决村官贪污问题,直接质疑了结论,是对题干论证最有力地削弱。A、C项削弱了论据,其削弱力度显然不及直接削弱论点;B项是直接加强结论,是对题干的支持。故答案选D。
二、加强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而不足以推出其结论,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因此,要求考生能够寻找到能使题干中的论证正确或者变得完整的选项,从而加强或支持题干。
做加强型和削弱型的题目一样,同样要在分析好题干的结论、论据和论证逻辑的基础上,再去看四个选项依次是加强题干、削弱题干还是无关项。加强型题目可以从直接加强论据、直接支持结论、在前提与结论之间建立联系、排除他因、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等几个方面考虑。一般而言,直接对结论的加强或削弱程度要比对论据和论证逻辑的加强或削弱更深。
有些题干本身就是两方的对话或者是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话或论战一方的观点,同时也就是要削弱对方论战的观点。
例题:
一个已经公认的结论是,北美洲人的祖先来自亚洲。至于亚洲人是如何到达北美的呢?科学家们一直假设,亚洲人是跨越在14 000年以前还连接着北美和亚洲,后来沉入海底的陆地进入北美的,在艰难的迁徙途中,他们靠捕猎沿途陆地上的动物为食。最近的新发现导致了一个新的假设,亚洲人是驾船沿着上述陆地的南部海岸,沿途以鱼和海洋生物为食而进入北美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使人有理由在两个假设中更相信后者?
A.当北美和亚洲还连在一起的时候,亚洲人主要以捕猎陆地上的动物为生
B.上述连结北美和亚洲的陆地气候极为寒冷,植物品种和数量都极为稀少,无法维持动物的生存
C.存在于8 000年以前的亚洲和北美文化,显示出极大的类似性
D.在欧洲,靠海洋生物为人的食物来源的海洋文化,最早发端于10 000年以前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是一个具有对抗性的对话。要加强后一个假设就是要削弱前一个假设。削弱前一个假设,就是要指出亚洲人不是靠捕猎沿途陆地上的动物为食,跨越14 000年前还连接亚洲和北美的陆地进入北美的。选项B正好起到这样的作用。故答案选B。
三、前提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在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到另一部分前提来将推理补充完整的试题。此类试题的题干中往往给出小前提(即推理的条件)和结论,要求寻找到一个大前提将题干中的小前提和结论联系起来,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搭桥”。
对于前提型题目,最关键的步骤在于找出题干中的逻辑漏洞或者缺陷。只有找出了题干中的逻辑漏洞或缺陷,我们才需要补充上相应的前提或者条件。总之,分析题干还是最重要的。
一般地说,如果题干论证在缺少某一个条件时,这个论证就必然不成立,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题干论证的大前提。但是,必要条件并不就是充分的。所以,寻找大前提时要考虑,如果没有某个选项,题干是否还能成立。如果不能成立,那么该项就是题干论证的大前提,否则就不是。
前提型题目主要通过寻找前提与结论之间的本质联系来考虑。当题干推理是要达到的一个目的而提出一个方法或建议,或由一个调查、数据、研究或实验等而得出解释性结论时,推理成立所做的隐含假设多为“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当假设思路为“没有别的因素影响推论”时,那么答案中大多有否定概念的出现,即相当于没有某物的变化因素。
例题:
在当前的音像市场上,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销售不佳,而盗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却屡禁不绝,销售异常火爆。有的分析人员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价格上盗版盘更有优势,所以在市场上更有活力。
以下哪项是这位分析人员在分析中隐含的假定?
A.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往往内容呆板,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B.与价格的差别相比,正版与盗版盘在质量方面的差别不大
C.盗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比正版的盘进货渠道畅通
D.正版的激光唱盘和影视盘不如盗版的盘销售网络完善
【答案】B。
解析: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盗版盘比正版盘便宜→盗版盘比正版盘销售好”,要使推理成立,必须保证没有别的因素影响这个推论。盗版盘价格上有优势,所以就畅销,这中间暗含着一个假设,就是盗版盘与正版盘的质量差别不大。所以,正确答案是B。
四、解释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象,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出能够解释的选项。
所有的解释型题目往往涉及比较复杂的阅读理解,要求考生知道矛盾所在,同时还要明确已知条件,使得选出的正确选项不能与已知条件相矛盾。因此做解释型题目时,首先要把题干中的论证结构和论证逻辑搞清楚,已知条件所描述的事物现象间的矛盾或差异仅仅是表面性的,在本质上这种矛盾根本就不存在的。这种表面上的矛盾或者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者所探讨的是两个不同的对象。但为何看起来是矛盾的呢?原因可能是还有某方面的细节、某个侧面或者看问题的角度没有考虑到。解释就是要把这些细节或者侧面、角度揭示出来,再结合选项就能选出最恰当的可以解释题干中的看似矛盾或者看似不合实际的现象了。
解释型题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单纯的解释结论或现象;另一种是解释矛盾或差异。
例题: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走低,2005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大众的学习热情却持续高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解释上述矛盾的现象?
A.“没有时间读书”是图书阅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长到2005年的27.8%
C.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中存在着书价过高、内容乏味、过度炒作等问题
D.通过听讲座也能学到许多知识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矛盾的现象是“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下降,但社会大众的学习热情却持续高涨”。图书阅读率降低但是大众学习热情高涨了,说明大众学习还有别的渠道。选项B、D都可以解释这种现象,B项明显要比D项更能解释题干中图书阅读率下降但学习热情高涨的矛盾;A项只是解释了图书阅读率下降的原因,但没有说明大众的学习热情持续高涨的原因;C项说明了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解释题干中的矛盾现象。
五、评价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题干给出一段论证或对话,选项要求对论证的结构、观点、有效性、错误、技巧等作出评价。因此要求考生具有更全面和更快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以达到对试题题干的论证结构的快速掌握,还要求对选项进行充分地理解。
在削弱、加强型题目中,论据是考察的一个重点之一;而在评价型评价型题目中不会有人要求去评价论据的正确与否,评价型题目更多关注的是论点和论证方式。据此,评价型题目可以分为评价论点和评价论证方式两种。评价论点又可以分为常规评价和找争论焦点两类;评价论证方式又可以分为直接评价论证方式、找类似的逻辑结构四种。此外我们将找寻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漏洞也归为评价型题目。
例题:
一支攻击型军队必须具有“三大件”:一是航母编队,一是战斗机,一是海外军事基地。
目前的中国“一无所有”,根本无法形成攻击链。因此,聪明的兰德公司认为:“中国距离‘破坏’地区军事平衡还相差很远。”
下面哪一选项在论证方式上与题干相同?
A.崛起的中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自己的脊梁。中国要崛起,所以,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B.只有聪明且勤奋,才能有大成就;李明既不聪明也不勤奋,所以,他不会有大成就
C.如果吃高蛋白、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品过多,就会发胖;我很少吃这类食品,所以,我不会发胖
D.如果139是偶数,则它能够被2整除;139不能被2整除,所以,139不是偶数
【答案】B。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中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A项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Q,所以P。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B项的论证方式是:只有P才Q,非P,所以非Q。与题干相同。C项的论证方式是:如果P,那么Q;非P,所以,非Q。与题干不同。D项的论证方式是:如果P,那么Q;非Q,非P。与题干不同。故答案选B。
六、结论型题目:此类题型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几个前提或条件,要求从选项中选出可能的结论。这种试题可以是严格的逻辑推论,也可以是一般的抽象和概括。
结论型题目比较接近于言语理解题,所以我们对题干的理解在这里就显得更重要一些。但是这种理解不能靠主观妄断,而是要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和对逻辑的把握来理解题干,来理解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这类题型主要分为两种:对题干信息的转化和归纳论点。其中归纳论点的题目相对而言较难,需要通过上下文的阅读进行合理的归纳。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归纳能力。这类题目的选项在题干中没有明确的信息,需要根据题干的上下文含义作出归纳、推理,选项实际上是基于题干信息所作出的推理和推论。
例题:
“我相信你,因为你是清白的。”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你想了解他是否清白的时候,你已经不信任他了。信任是什么呢?如果你信仰上帝,就不能要求上帝走到你的面前,让上帝证明自己给你看。如果你信任别人,你就不能要求别人是清白的。信任是没有理由和前提的事情。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作者对于信任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不清白的人才需要信任
B.信任就是默默地付出而不图任何回报
C.对他人的信任与对上帝的信仰在心理上是一模一样
D.信任就是信任你的信任本身,而不在于事实真相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论述,A项不符合题干意思;B项属于无关项;C项题干中并没有比较对他人的信任与对上帝的信任之间的区别;D项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故答案选D。
以上介绍了可能性推理六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一般来说,考生由于缺乏对逻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逻辑判断的出题思路、题型变化和解题方法及技巧缺乏深刻的了解,会觉得逻辑题目较难。因此,考生应该更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
一、掌握扎实的逻辑学基础知识,对常考的逻辑知识点非常熟悉;
二、重点掌握逻辑推理各种题型(尤其是可能性推理)的基本解法和常规思路
三、尽可能多学习新题型,掌握逻辑推理部分的命题趋势
四、反复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