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浙江公务员申论能力要求之解决问题的能力
http://www.zjgwy.org       2013-01-23      来源: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一、概括说明


  (一)解决问题能力


  1.个人定位要准确。考生应仔细审题,看清命题者为你设定的身份(即“虚拟身份”)。 例如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测试”的“第2题”,要求考生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提出解决“某省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印刷总公司”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这就是说,你只是作为省级政府的一般工作人员,而不是承担专项职能并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力的决策人员。你提出的“方案”,是供省政府领导机关或省级职能部门在决策时参考的。在考生作答的试卷中,有一些“方案”就与考生的虚拟身份不相称,有的以省政府领导机关的口吻向辖属职能部门下达指令、兴师问罪,有的替代法院审理案件……身份定位错了,提出的问题一定“走偏”,解决问题的任务更是无法完成了。再如,2001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测试”的“第2题”,给考生“假定”的身份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考生“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意见”。这实际上是给考生一个“再虚拟”身份的空间。有的考生将自己假定为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有的考生将自己假定为药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身份定位准了,就有可能“抓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当然,“再虚拟”身份时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如果“身份”定得挺醒目,说的都是外行话,效果会更差。这点,请考生务必注意。


  2.善于针对问题提出意见或办法。诚然,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弄清“材料”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但是,遇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时,便应审视遴选,根据“身份”,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弃本逐末。例如2000年考题反映的问题很多:企业在“环保”与生产效益上的“两难”,法院在断案时不得不考虑到的“连锁反应”,公安干警对扰民事件爱莫能助……但这都不是“本”,很难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有从加强环保立法、执法和改造城市建设规划入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噪声污染等扰民问题。


  3.意见或办法要有可操作性。所谓可操作的意见或办法,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问题”要明确“归口”,要有直接能解决“问题”的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去处理、落实;二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办法;三是要考虑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和必备条件,切忌模糊、脱离实际和坐而论道。例如,有的考生在作答2001年考题时,提出追回所有已出售的“可疑感冒药”和实行全面“退药赔款”的方案就很难付诸实施。


  上述三点连带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因此,考生在构想对策时要通盘考虑,尽力克服相悖因素,使对策合理、具体、便于落实。


  (二)方案设计能力


  申论考试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在模拟解决行政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考生有时间不妨预先对机关的决策过程作些了解。当然,在考试中不可能体现出行政决策的实际过程,但对决策方案的设计原理是等同于实际工作的。具体决策方案的设计和拟定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


  (1)轮廓设想。就是围绕结局问题的目标的实现,从不同角度和多种途径,大胆设想和粗略勾画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来。在拟定方案的思维过程中要进一步着重考虑的是方案的多样性,同时还要设想更多的思维方案,力争思维方案的多样性。


  (2)详细设计。就是对轮廓设计阶段提出的各种方案做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加细化、具体化,达到可以着手实施的程度。在多数情况下,轮廓设想阶段提出的方案的数量是很多的,不可能都拿出来予以详细设计,所以在详细设计之前还要进行初步的筛选,然后再根据实施方案的需要和可能,对余下的方案作出详细设计。


  (三)方案评估能力


  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设计阶段所拟定的各种初步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选定最佳的方案。在实践中,为了评估好各种方案,要求决策者多采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旨在多挑问题,多找漏洞。对评估方案进行思维时,又要多采取收敛思维、正向思维和求同思维,目的在于齐心协力,产生思维共振,共同克服方案带来的问题,以期求得最佳方案。


  方案评估的两个主要指标,就是效益和可行性。所谓效益评估,就是按照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综合评价和估计每个方案实施后,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效益和带来多大效益。此处的效益可能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社会效益。这实际上是一种利害得失分析。原则上,在实现目标的各种条件中,不可控制因素所占的比重越大,欠缺的必要条件越多,其风险也就越大。因此,要综合比较,求得最佳方案。


  在进行可行性评估时,必须考虑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能否保证解决提出的问题;二是付出的代价尽可能小,获得的收益尽可能大;三是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四是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小;五是见效要尽可能大,等等。


  二、举例说明


  采用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试卷作为案例进行说明。


  题目: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2题答卷一


  关于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印刷厂一案,概括调查研究现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1.目前,以企业自身出资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建立印刷厂的噪声处理设施,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坚决杜绝夜间作业,如有违反处以5000~10000元的罚款。


  2.基本维持市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印刷厂对h脑溢血病发负有部分责任,虽然印刷厂已有所整改,但已造成h病发致残,应赔偿经济损失10000元。


  3.设立居民可以直接反映噪声污染情况的热线电话,由市人大、市环保局联合组成监察小组,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环保问题。


  4.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在郊区建立一座高技术含量、高环保标准的新印刷厂,将市区内的印刷厂搬出。建议省政府制定禁止在市区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的规定。


  5.市环保局组织“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学习班,对各大企业领导进行轮训。


  【评析】


  这是一份几近满分的“方案”。


  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是造成扰民的主要原因。考生抓住了主要问题,在“方案”中突出了政府行为,有利于化解矛盾。对“印刷厂”应负的责任,陈述明确,尺度准确;对“法院”断案,暂不涉及,简化枝蔓,十分明智。


  五条意见,由近及远,步步深入,条理清楚,便于落实,抓住了“标本兼治”的原则。


  第2题答卷二:


  我调研室工作人员经反复调查、了解情况及全面认真分析,提出如下对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附近的××印刷总公司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1.由于居民h所居住的5号楼与印刷总公司的车间大楼平行,且相距1.8米,两座楼之间仅一座砖墙相隔,依据法医鉴定及区环保局实地勘测,则印刷总公司的超标噪声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h脑溢血的突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法律事实非常明确,建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放下思想包袱,严格执法,保护公民的权益。


  2.为彻底解决印刷总公司因其超标噪声而与附近居民产生的诸多纠纷,保护这一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前景,建议令其立即设置令居民满意的、隔音效果良好的隔音墙,若此建议可操作性不强,则希望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为该印刷总公司另觅一处可避免这一系列问题的厂址,并保证现在公司地址在将来的利用过程中综合考虑环保、交通、红星新村等诸多问题。


  以上方案妥否,请上级领导审批。


  【评析】


  这也是一份较优秀的答卷。虽然“方案”只有两条,但持之有理,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第一条,态度明确,对纷杂“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整合得很凝练,因此能对法院工作提出中肯的建议。没有陷入对“案件”的审理是很高明之举,看来考生清楚司法部门有独立办案执法的权力--这虽属“常识”,但用得好,堪当赞赏。


  第二条,说明考生洞悉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实质,所提的建议切实、具体,视点高远,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申论更多作答思路和作答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