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暴雨天气,一些城市不仅又现内涝灾害,而且有人员失踪、死亡。暴雨中的南宁市区街道上,一名身穿红色雨衣的公司送货员守在被水流冲开井盖的井口边近半小时,指挥车辆行人绕行,直到市政工人赶到。人们为“雨衣哥”的坚守点赞,也希望各地市政部门积极排查隐患,让暴雨中的城市少一些危险。
随着地面硬化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夏季因雨成灾。近期发生的南方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6省份27人死亡、2人失踪。一些城市居民发出“来这里看海”的调侃,流露的却是对城市一味提高地面硬化率和排水设施不足的无奈。
暴雨侵袭检验的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更是政府的施政理念和能力。制定发展规划时,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地下管网建设、排水能力;强对流极端天气出现前,是否能够及时梳理排查、排除隐患;灾害发生时,是否有相应的抢险救援措施……这些都在检验,城市建设是否真正以人为本,市政管理是否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生活方便放在心上。
极端灾害天气具有不可抗属性,但城市管理者并非无能为力。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就能降低灾害影响。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甚至过度强调大自然的不可抗因素,只会使城市在下一次灾害发生时付出更大代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多一分考虑,灾害来临时就会少一些损失。“雨衣哥”的坚守固然值得点赞和效仿,但暴雨中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又何尝不是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