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机关病”是“作风病”的一种病征
http://www.zjgwy.org       2012-03-01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              

  最近,湛江市掀起了一股“机关病”的大讨论,众多市民对此作了精辟的解读,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认为,“机关病”表面上是公职人员的行为表现,但本质上却是“作风病”的一种病征。

 

  机关本是为群众服务的场所,也是群众了解机关的窗口。它的作为如何,不仅影响到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便捷、高效的维护,也关涉到党和政府公正形象的树立。

 

  事实上,群众对“机关病”早已诟病。“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群众对一些机关的形象描述,而庸懒散漫、横硬冷拖更是这一形象的行为表征。具体来说,若给这种形象画像,它便呈现出种种面貌:喜好于“宅”在办公室,乐于遥控指挥办事,不肯下基层深入调研,这是“鼠标病”;走基层蜻蜓点水,习惯于车子一转、隔窗一看,不愿下马探花,这是“走读病”;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层层传达,“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是“文件病”;遇难就推,见事就躲,拈轻怕重,这是“精明病”……

 

  诚然,无论是“鼠标病”、“走读病”、“文件病”或“精明病”,还是其他“机关病”,群众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它的存在,一方面有损群众的利益,更深层次来说,是在消耗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机关病”本质上是“作风病”的一种映照,是公职人员不在状态的一种作风表征。而医治“机关病”就要摸准病况,找到症结,软硬兼施。软的一面是加强思想教育,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硬的一面是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激励人,使老实干事的人有广阔天地,使误事、坏事、惹事的人失去市场。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