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华时报》报道:计划五年建成的江西景德镇城市防洪大堤,10年之后资金花去七成,工程量却没完成一半,洪水几乎每年从缺口处涌入部分城区,当地群众频遭“被淹之苦”。投资三亿多元的“民生工程”,最终成了“半拉子工程”。
20公里长的防洪大堤建了10年,花完了70%以上的资金,却完工不到一半。千年瓷都———景德镇确实被蒙羞。央视《焦点访谈》曾曝光景德镇是“未设防城市”。可见,对于景德镇来讲,兴建防洪大堤,是民意所盼的事,也江湖安澜惠及子孙后代的善事,政府理应责无旁贷地建设好。然而,10年光阴过去,这条众望所归的防洪大堤,竟也成了民众的伤心工程。
导致防洪大堤这样的民心工程一拖再拖,且一直不能发挥效益的根本原因,是“形象工程”通吃了“民心工程”。说实在话,“形象工程”与“民心工程”并非矛盾体,是可以双赢的。但必须“民心工程”优先,可以做成“形象工程”。景市将防洪大堤定位于“形象工程”,无疑埋下“水利悲情”的伏笔。高起点建设防洪大堤,这本没有错,错在不惜代价将大堤建设成为景象壮观的风景,追求气派奢侈,可以在城市变化的政绩考核中赢得筹码,但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捉襟见肘的防洪大堤工程款如何经得起大手笔的挥霍。历任领导都这么想,于是建设防洪大堤这样的民心工程让位于“形象工程”,因而就成了半拉子工程,领导有面子,然而民众生存的里子没了依靠。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尤其是防洪抗旱。近些年来,国家下大力气治理大江大湖,然而水利设施的建设被“形象工程”通吃的现象并不少见,水利工程也成了地方官员的唐僧肉。前不久,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水利会议,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四万亿元。景市水利工程被“形象工程”通吃成半拉子工程,无疑是一记警钟,如果不加快水利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人祸比天灾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