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医改为何步步维艰
http://www.zjgwy.org       2010-12-13      来源:浙江公务员网
【字体: 】              

    为什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0年来只开花,不结果?“医疗腐败、药物滥用以及药品回扣和“处方费“,直至“板凳费“之类“创收“,都是几十年来最糟糕的。”在新年来临之际,一本深度揭露医疗费用黑幕、直面医改步步维艰的著作《大国医改》重磅出版。


  本书作者朱幼棣先生曾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司长,他说自己不习惯从“官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民生问题,然后满足于“收获”一些不那么靠谱的数字,而是以大量事实和数据讲述医疗改革的历史和提出建议。昨日,朱先生因私赴广州,就《大国医改》的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表示,“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医疗事故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采写及图片整理 本报记者吴波


  为何30年走不出医改“地雷阵”?


  “三十年来,我们穿过了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雨和电闪雷鸣,却怎么也走不出医改的“地雷阵“。医疗腐败、药物滥用等状况层出不穷,卫生体制改革长期以来只开花不结果,种种让人忧心的局面究竟缘何而起,中国医改的出路又在何方?”近日,《大国医改》与读者见面,为公众揭开弥漫在医改之路的重重疑云,直指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关键所在。作者朱幼棣认为,在现有卫生体制下,在危害极大的医疗事故中,最难治理的其实不是民,而是官。而无论是财政埋单,还是医保保底,穷人都应该有免费药。改革根本上就是为了千千万万民众能在低水平的医疗服务上,公平合理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舍此之外的堂皇言辞,大抵可认为是扯淡。


  2009年新一轮改革开启。对于这次新一轮医改的众多细节,朱幼棣在《大国医改》中做了详细的论述和解读。他认为,在新一轮改革意见中,总的趋势依然还是在延续老路。人们依据“公益性”和“信息不对称”等理由,阻止医改的实质进展。


  朱幼棣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的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人们热衷于言辞的辩论,行鸵鸟之姿,仿佛问题能在口舌之间烟消云散。”


  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医院仅靠国家拨款、收取卫生服务费用,无法满足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医院药品销售就存在回扣。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医院药品加成最高不超过15%,其初衷也是把暗扣变明扣。没有想到这暗转明、地下转地上,被扣上“不给钱给政策“,成了“市场化“和一些人掉进钱眼的理由。”


  “应该说,药品最高加价不超过15%,大体在合理的范围内。可全国多数公立医院走得太远、太过了,对药品的批零加价太高了。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全国医院药品加成平均达45%。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过度市场化“进行过有效监管没有?不说现在小病,往往要经过“排除式“的全面检查和过度治疗,有多少“公益性“医院、多少种药品加能成低于15%这个高限?”


  体检被“套餐”也是“看病贵”之一


  朱幼棣说,一位医生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份北京某著名医院健康体验中心《男宾健康体检套餐项目及其价格》表。价格如下:A套餐:1658.8元;B套餐:2464.6元;C套餐:3293.6元;D套餐:5239.2元;E套餐:9465.44元。


  其中,最普通的A套餐体检目录,也不是为低收入者设立的体检,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数了数,若干个项目,119个体检指标,不少。平均每个指标收费是十多元钱。尿外观、尿比重,粪便颜色、性状以及粪便红细胞、白细胞,粪便虫卵……这些都是必需的吗?比如粪便的颜色与形态?


  他认为,检查费用高,通过套餐式服务乱收费,是“看病贵”难解决的重要方面。某些医生根本不会“望闻问切”,不论患者病情如何,还没说上几句,立马被“发配”去做N项名目繁多的检查。排队交费,在B超、核磁共振、化验室之间奔波。当花出数百甚至数千元检查费用之后,病人小心翼翼地拿着一叠检查单回到诊室,医生只匆匆扫一眼,便立即提笔开药,其速度之快,有如神助。


  医院借检查之名捞钱牟利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评论认为,现在一些医生诊病的过程,完全“套餐化”、“公式化”,不论病情如何,一律打包做统一检查。高昂的检查套餐,并不代表诊疗水平和保障,反而成了一些医院一些医生借机“偷懒”捞钱的手段。


  大国医改 朱幼棣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年12月


  无休止的权力纷争和利益纠葛将断送新一轮医改


  广州日报:您写这本书的缘由是什么?


  朱幼棣:医改是卫生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而这个领域又非常广,涉及的部门也多。大体说来,有卫生、医药、医保、政府定价等。而卫生又分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行政监管等等。药品从业态来说分为生产、流通、批发、社会零售和医院销售等,真是荆棘一般芜杂。许多与民生相关的社会难题都是如此。但这决不是延宕改革、反复折腾的理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医改需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和非盈利分开”。在已经实施了一年半的新医改中,这四项根本性的改革,几乎没有动。


  去年上半年,新一轮医改方案刚公布,官员专家纷纷解读,北大还搞了场两个专家的辩论。有些实质问题在方案中并没有清晰地表述,给各方不同的解读留出了空间。我认为,无休止的权力纷争和利益纠葛,延宕、误导和误判,将会断送新一轮医改。我全然明白个中曲折和原委。已经期盼很久、折腾很久、阵痛很久了,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广州日报:这本书的编辑推荐语说,本书是一本揭露医疗费用黑幕的著作,揭露这些黑幕,作为官员,您是否感受到压力?


  朱幼棣:我不认为这是一本“揭黑”的著作。本书的针砭时弊,政论性很强,有较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绝不以揭黑之类吸引眼球。其实这些年来医疗医药中的爆炸性新闻很多,有的已经接近真相,但往往又莫名其妙地不了了之。这些绝不是孤例,而是普遍现象。


  当然,如此尖锐地直击问题的要害,自然会使一些人不快不爽。但瞻前顾后不是我的性格。


  医改关键是公立医院的改革


  广州日报:您觉得这次医改有哪些问题需要直面?医改到底应该改的是什么?


  朱幼棣:医改关键是需要改医,改医的重点是公立医院的改革。医改最主要的是改革管理体制与运营的机制。


  广州日报:很多人认为,中国医改根本就没有起步。卫生部因此陷入“公共形象危机”。您觉得呢?


  朱幼棣:“卫生部公共形象危机”是《中国科学传播蓝皮书2009》中说的。这套丛书的编委会由原国务委员宋健、卫生部长陈竺等任顾问。原话是“在14个被调查的政府机构中,卫生部知名度很高,但美誉度较低,处于不太理想,甚至有些公共形象危机的状态”,“学历越高,对卫生部的知晓度越高,但其美誉度的评价越低”。我想了想,这为什么呢?每次出现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出现天价药品、医院医生收受回扣等问题时,卫生部门的表态、查处,都往往遮遮掩掩,不怎么令公众满意、信服。我国的煤炭行业事故多发,每次国家安监部门去查处时,其领导都往往指出官煤勾结,是造成重大事故的原因。在层层推高药价问题上,卫生部门的领导敢说官医、官商勾结吗?我想不敢。因为卫生行政部门管办不分,是一家人。如亲生的儿子,该打屁股时,也轻轻拍几下算了。


  广州日报:为什么一直缺乏有力度的举措对付“看病难、看病贵”?


  朱幼棣:新一轮医改,在关键问题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上,似有“搁浅”的可能。打一个比方,汽车交强险是政策性保险,与职工医保相似,而汽车修理则相当于医院。现在从交通事故的责任的鉴定,到修理方案、理赔环节监管全部缺失,而政府专注于汽修厂零配件、油漆的怎样采购、什么价格上,这肯定是舍本求末,能解决修理费用高的问题吗?


  医院管理要建立独立的法人治理体制


  广州日报:您预测一下,我们还要多少年,可以看到并享受到医改的成果?


  朱幼棣:按照目前的进展来说,总体上,我是持悲观态度的。现在医改把目标定在了2020年,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广州日报:备受诟病的以药养医的源头在哪里?


  朱幼棣:中国公立医院占医疗资源总量的80%以上。不进行分类改革,要国家全包肯定不行,国家没有这个财力,都饿不死,也必然活不好。一部分要走向市场,多数公立专科医院、教学医院都有这个能力,而且实际上也是盈利的。一部分要改革改制,引进民间和国外资本,多元化办医。而靠财政拨款的公立医院大约只能保留一半左右,主要是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医院。这样,国家才有可能有比较足够的资金保证医院运营,实行医药分开。就医院管理而言,要建立独立的法人治理体制。比如,医院的院长未必都需要医生出身,国外就有专业的医院经理管理队伍。


  广州日报:这几年《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书大卖。从侧面说明了老百姓对医院和医生很失望?


  朱幼棣:是的。这类书成了出版的一个大门类,“求医不如求己”也成了一句名言。看看这类书,一是可进行自我药疗,同时也可以防止庸医忽悠。一般小病现在确实无需上医院,社会上药店很多;对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来说,我国也早已有久病成医的说法。


  穷人应该有免费药


  广州日报: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并不差,医生也有经验,但老百姓就算感冒还是选择去大医院。那么,医改对公众而言,首先要改的是什么呢?


  朱幼棣:观念或理念的转变和形成,更需要事实教育和经验“数据”的积累。看看武汉以小处方出名的好医生王争艳就知道了,她到社区医院后照样门庭若市。


  广州日报:您怎么看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


  朱幼棣:新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确实对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总体上说无论筹资水平还是保障程度都比较低,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农村流动人口问题,就医和报销怎么解决?二是保大病住院,还是保日常初级医疗,这是个两难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一年报销了3万元,就有几百个人一年看病一分钱不能报。现在有些地方报销率只有30%左右,就是说大多数人并没有实际上获得帮助。此外,还有管理上的问题,比如骗保现象,也并不鲜见,有些农村卫生室还未建设和正常开展工作。目前,我国一次住院费用平均达到了万元,一次门诊医药费也达数百元,在这场医药费用与医保筹资水平、保障程度提高的比赛中,后者能不能胜出,有很大的疑问。因此,无论是财政埋单,还是医保保底,穷人都应该有免费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