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过600万的昆明,正在遭遇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血荒。其比较安全的血液储备量应该是在40万到50万毫升之间,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在昆明的中心血库里存量只有2万毫升,仅为应达库存的二十分之一,以至于出现了住院等待手术的病人要自己打电话,甚至出院去联系血源这样的情况。(10月27日《羊城晚报》)
每年冬季都是献血的“淡季”,但遭遇如此严重的血荒,还是让我们感到措手不及。从依靠“陌生人社会”的公益献血,退回到“熟人社会”的患者自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无独有偶,就在昆明出现血荒的同时,其他一些城市的血液供应也拉响了警报。据报道,目前北京血液中心库存量为6000袋左右,仅为标准库存的50%;南京、威海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荒,医院的一些病人面临着择期手术的无奈。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无偿献血至今已有12年,但从各地频频告急的血荒来看,一个足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稳定献血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从表面上看,冬季血荒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其一,天气寒冷,献血又要脱衣挽袖,一些市民怕麻烦而不愿去献;其二,大学生是献血者的主体,在很多城市可以占到一半的比例,等到寒假学生回家,供血源就出现紧缺现象。然而,在此基础上,我们更有必要进一步追问和反思:为什么仅仅是一个脱衣麻烦,就会轻易浇灭公众献血的热忱?为什么大学生之外的社会群体,不能更多地站出来奉献爱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从某种意义上讲,频频出现的血荒,就是“旁观者效应”困局。很多人并非没有爱心,冷酷无情,他们在遇到车祸等需要用血的个体事件面前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但面对常规献血,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被稀释,产生一种“我不去献,也有别人去献血”的集体无意识。
无偿献血12载,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宣传献血有益身体的医学知识,加强采血安全性保障等等,但对民众责任感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按照我国《献血法》的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使用其献出血液量3倍的血液。不过,授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费用减免,整个过程之烦琐、操作之不便,让不少人感到自己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尊重。此外,献血管理和使用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血站人员收入不菲”、“血浆浇花”等负面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更打击了献血者的热情。
正如白岩松所言,“我们要被迫地感谢一下血荒”,从长远的眼光看,如此严重的血荒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可以引发整个社会的反思,从打破“旁观者效应”着手,进一步完善献血机制。首先,采取更多的鼓励性措施,加大对献血行为的回报力度;其次,扩大宣传,积极开拓新的供血群体;此外,加强信息公开,争取让每一份献血的去处为公众知晓,满足献血者的知情权,使其感受到爱的传递。只有当我们每个人摒弃旁观者心态,真正把自己当做这个爱心社会的一分子,血荒才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