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11月22日人民网-《京华时报》)
公车改革是个老话题。近些年的全国两会上,几乎每一年它都是热点,但热过一阵后都会归于沉寂。也有一些地方搞了一些试点,比如货币化和集中管理。还有的改革有点像行为艺术,比如在公用车上喷上标志。但几乎每一项改革都仅仅热闹一阵子,热闹之后往往不了了之。从这些年的改革实践看,它越来越像一块难啃的骨头,有点顽疾的味道了。
公车存在的问题,一是费用惊人。有媒体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二是公车私用。地球人都知道的“三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中,私用就占了2/3。这个2/3折射的“屁股底下的腐败”,屡屡挑战公众忍耐的底线。
公车改革,可能已成共识。但怎么改,却成了难题: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反正人民群众不满意;每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带来广泛的质疑。于是改革只好暂停,静待时机。我感到,作为单项的改革,拖拖拉拉、久悬不决的,恐怕只有两项,其一是户籍改革,其二就是公车改革了。它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难。
不客气地说,很多公车改革的试点,之所以改来改去最后又改了回去,关键原因无非是“闭门”然后“造车”。就是权力机关内部瞎折腾,折腾到末了,公车反而越来越多。可不就是“造车”!
公车这辆车跟普通的车不一样,它靠老百姓的税银养着,又让吃俸禄的人坐着;它披着公车的外套,干着私车的营生,让老百姓的一见心里就会打翻了五味瓶;它显示拥有者派头、排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党风政风。购买公车用的每一分,车轮子转起来花的每一厘,都是纳税人的心头肉。这么一项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改革,最需要公众的参与。这不仅关乎决策的程序,更关乎对纳税人的起码尊重。
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的参与、支持、理解,恐怕都难以进行。在笔者看来,跟公众关系密切的公车改革尤其是这样。因此,我建议国家发改委“抓紧启动”相关工作之时,“开门纳谏”应该及时跟进,让民意得以充分表达。在此基础上,汇聚民智,凝聚共识。否则,再搞关门决策那一套,公车改革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