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旅游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它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但太阳辐射始终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气候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通常是用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因素的状况来表示的。一个地方的冷热干湿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的植被生长和动物的种属,也影响到当地的土地资源状况和水资源状况,是一个地方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气候条件还决定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种类,影响到民居的结构形式,甚至于民间的服饰与饮食都与气候密不可分。
气候还决定一个旅游地的旅游淡旺季。旅游者外出旅游,多数会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最佳气候时节,以达到最佳的旅游效果和旅游享受。一般认为,当气温在10℃----23℃,相对湿度在65%--85%,风速在2米/秒左右,人体感觉舒适,为康乐气候。
特殊的气候环境还能提供特殊的旅游项目。像寒冷地带冬季的滑冰、滑雪,山地气候夏季的避暑、休闲、疗养等。
由于我国领土面积广大,各地纬度分布、距海远近、地形地势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形成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一、我国气候特点
(一)、类型复杂多样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60个纬度(北纬4°-北纬53°),各地所获热量不同,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五个温度带。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各地降水量差异大,又分成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等四个干湿区。再加上约占全国面积1/4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成为“世界屋脊”形成典型的高山气候,更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二)、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我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布面积广,都在东部地区;热带季风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一些地区分布,但面积不大。
二、我国气候旅游资源分布
我国上述气候特征,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气候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多彩的国家之一。大体上可将我国气候景观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内又因为所处温度带和干湿状况组合不同,以及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更为复杂多样的气候景观类型。
(一)、东部季风区
在我国,习惯上把夏季风所影响的范围和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到或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二者之间的界线大体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段、横穿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东南一侧为季风区,西北一侧为季风区。东部季风区中,由于各地纬度及地形差异,气候景观也有很大不同。
1、岭南地区
主要包括两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这里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景观区,是全国热量和水分最充足的地方。林木葱茏,四季花开,沿海椰林沙滩,四时风景宜人。农业生产以水稻和甘蔗为主,乡村可见到传统的干栏式住宅。
2、长江流域季风区
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丘陵等地形区。这里是世界上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温夏热,四季分明,一年都可以进行旅游。但夏季因为气温高,往往成为其旅游淡季。
“蜀犬吠日”
昆明是我国的春城
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黄河中下游地区
这里是我国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闷热多雨,都不是旅游的理想季节。9、10月份,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旅游的黄金季节。另外,4、5月份,春暖花开,大地一派生机,是春游的高峰。所以本区旅游有春、秋两个旺季,有冬、夏两个淡季。但因春季多风沙,旅游条件不如秋季。
4、东北地区
这里绝大多数地方属于中温带,有少量的寒温带和暖温带。除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降水较多,为湿润地区,其余皆为半湿润地区。本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虽然不像黄河中下游地区那样闷热,但有些天数气温也会达到35℃以上,因此冬夏都不是旅游的最佳季节。春秋两季比较短,但气候适宜,都是旅游旺季。
本区冬季长达半年以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为了使冬季旅游淡季不淡,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开发冬季旅游项目。像吉林省举办的“雾凇节”,黑龙江省开发的滑冰场、滑雪场、狩猎场,还有冰雪节,每年都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
(二)、西北内陆区
本区主要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温带草原景观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火洲”
“寒极”
滑沙、响沙、沙雕
(三)、青藏高原区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构成我国一个非常独特的气候单元----高寒气候区。这里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但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太阳辐射强,日照长。西藏的首府拉萨,是我国有名的“日光城”。
青藏高原的农业为河谷农业,主要种植青稞,牧业主要饲养牦牛。牦牛身矮体健,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纯朴的藏乡风情,神秘的宗教色彩,再加上明媚的高原风光,使这里成为很多游客的向往之地。